做好军民融合背景下的高校保密工作
作者:秘书行政司
时间:2021-03-23

        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人心,军民融合战略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该战略的形成是我国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研生产体系,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国防科研军民融合的重要前沿阵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给高校科研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高校科研保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高校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乘势而上,积极建立健全高校国防科研保密体系,努力做好军民融合背景下的高校保密工作。

        军民融合战略给高校科研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防科研军民融合的基本方式可以概括为两类:“军转民”和“民参军”。所谓“军转民”,即军事技术在民间的应用,军事技术投入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所谓“民参军”,即地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民营企业参与军工市场。高等院校参与国防科研生产当属“民参军”的范畴。在军民融合的背景下,高校比较强劲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在国防科研领域大有可为,军民融合战略给高校科研提供了新机遇。

        1.可以激发高校不断增长的科研需求。发挥高校优势直接服务国防科技发展,已被各国的成功经验证明是促进国防科技创新和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2016年8月,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指南首次发布在网上,成为推动军民融合科技活动的风向标。各高校积极跟进,势头迅猛。同时,教育部积极推动部属高校军工科研保障体系建设,截止到2017年11月,全国已经有超过150家获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其中绝大部分高校通过了国家军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并取得了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国防科研需要高校的参与,高校也有强烈的国防科研参与意识。

        2.可以凸显高校科研的自主创新。国防科研强调的是自主创新,而高校科研是自主创新的重要阵地。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军工集团、国防科研机构和高校3部分构成。军工集团主要在所属航天、航空、核、船舶、电子、兵器等领域内配置资源,协调下辖单位分工协作,侧重大平台、大系统的集成研制,并推动成果转化、型号生产与国内外市场拓展;国防科研机构主要负责瓶颈技术攻关、核心器件开发、系统演示验证;高校擅长前沿探索、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开发,自主创新优势明显。因此,在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高校科研服务国防科研不可或缺,大有可为。

        3.可以发挥高校科研的学科交叉与可持续创新优势。军工集团、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具有尖端性、应用性的优势,但在基础研究方面力量有限,一些领域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同时,国防高新技术原创性强、学科交叉的突出特征,给军工集团、国防科研机构带来了挑战,却与高校科研优势相契合。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的特点是学科、人才、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资源和平台相对集中,有利于知识创新、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有数据统计,我国61.8%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1.7%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7%的科学院院士,42%的工程院院士,5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均出自高校。由此可见,高校具备承担国防科研的先天优势。

军民融合战略给高校保密工作带来新挑战

        在抓住科研发展新机遇的同时,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推进,高校参与军工科研领域的不断深入,高校保密工作也面临新挑战。

        1.制度问题——顶层设计不够成熟。目前关于国防科研保密管理的顶层设计较为欠缺,尤其是高校国防科研的保密管理的政策设计,尚未出台关于高校国防科研保密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仅有两办印发的关于涉密项目的保密管理文件,体现出微观层面的管理要求,宏观层面要求不够,致使保密工作在学校争取政策的依据不足。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制度对高校参与国防科研项目保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一些高校根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定办法》,获得了参与有关涉密项目的资格,但其中个别高校只是采取应急措施,实际上并未真正建立长效机制。

        2.人的问题——高校科研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强和流动性大。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存在“两栖”特点:长期从事非密科研,短期或中长期从事涉密科研。正因为长期从事非密科研,其保密意识和科研习惯仍停留在非密层面。为加强涉密科研人员的保密意识,高校保密工作机构做出了很多努力,客观地说,距离保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高校作为一个开放的、活跃的教育机构与学术机构,校园环境相对开放,各类人员活动繁杂;科研人员因学术交流、出国深造、人才引进、工作调动导致流动性很大;部分研究生也会参与涉密科研活动,其升学、出国、就业的流动也很频繁。此外,由于科研活动的动态特点使得科研人员进出涉密岗位频繁,不利于科研保密管理。理论上涉密人员的管理分为3个阶段,即岗前审查、在岗管理和离岗脱密期管理,泾渭分明,可在实际工作中,流动性太强,阶段性会变得不确定和模糊化,由此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3.保障问题——高校保密基础条件和技防手段落后。从基础条件来说,高校要保障涉密科研的第一个前提条件应该是“科研场所的集中管理”,这对于国防涉密科研来说的确是必须具备的。目前,多数高校基本上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无法实现集中管理,将直接影响技术防护,如果实现了集中管理,建设涉密信息系统就成为可能,进而为高校做好科研保密工作提供有效的基础条件。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在没有涉密信息系统的情况下,保密技防就只能采取“补丁式”的做法,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按照保密管理要求,涉密计算机上必须安装多种技防软(硬)件,姑且不谈软(硬)件的兼容问题,仅仅由于计算机安装技防软(硬件)后“载重”太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就造成了科研人员的很大不便,影响了高校涉密科研活动的高效开展。

正品保证 优质服务 急速物流 售后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