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究竟画过几幅蒙娜丽莎?
作者:保密观
时间:2021-10-18

回看漫长的艺术历史,没有哪幅作品能比收藏在卢浮宫的《蒙娜丽莎》(Mona Lisa)更令人好奇和感动的了。它的种种神秘举世皆知,可谓是登上新闻头条次数最多的艺术品。


可是你知道吗?除了卢浮宫的《蒙娜丽莎》之外,还有两幅《蒙娜丽莎》同样引起艺术界的极大关注,分别是“艾尔沃斯的《蒙娜丽莎》(The Isleworth Mona Lisa)”和“普拉多的《蒙娜丽莎》(The Prado Mona Lisa)”。


它们都通过了前沿科技的检测,并未发现任何时代错误的元素,比如与年代不符的颜料等,也没有发现木质底板有任何年代问题。难道这三幅有细微差别的《蒙娜丽莎》都出自列奥纳多·达·芬奇之手吗?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达·芬奇高超神奇的罩染技法,揭开了蒙娜丽莎似笑非笑的秘密。同时,也打开了迷人的赝品艺术研究和现代鉴伪技术的世界。


藏在卢浮宫《蒙娜丽莎》背后的秘密


蒙娜丽莎的微笑看上去时而开心、时而带着嘲弄,脸部轮廓朦胧模糊,眼睛也充满了神秘感。这种神奇的效果是怎样做到的呢?较早的科技无法在不破坏作品本身的前提下确定各颜料层的成分,也就不能判断出绘画效果的成因。


直到2010年,一些尖端科技诸如多光谱成像技术等的应用,才揭开了达·芬奇画作这种烟雾般效果的谜底,洞悉了天才画家在创作中使用的罩染技法和烟晕法。

对《蒙娜丽莎》进行多光谱成像


多光谱成像技术还揭开了《蒙娜丽莎》中更多令人瞠目结舌的秘密。画布底层上有另一幅女性肖像,与世人们熟知的画作模特,佛罗伦萨丝绸商人的爱妻丽莎夫人完全不同,这个隐藏在其后的女人没有笑容,侧目凝视的她神情略显茫然。


可想而知,这个发现在艺术界引发了多少惊叹,一位著名的艺术史学家这样评论:“这意味着我们将与蒙娜丽莎说再见了,她是另一个人。”


三幅《蒙娜丽莎》都是真迹?


一幅好似卢浮宫那幅更年轻、更漂亮的版本的《蒙娜丽莎》,同样通过了高科技鉴伪的考验,所有颜料都是16世纪初期在佛罗伦萨使用的,没有任何时代错误。碳14技术检测也显示,画布制作的时间范围在公元1410年至1455年之间。这就是被大名鼎鼎的美国艺术品商、出版商亨利·普利策(Henry Pulitzer)购买收藏的“艾尔沃斯的《蒙娜丽莎》”(艾尔沃斯是位于英国伦敦附近,泰晤士河中的一个小岛,该画作最初由居住在此的一名英国画家购得)。在科学鉴伪结果面前,众多艺术史家和鉴赏家对于这幅《蒙娜丽莎》还是都有一处质疑:达·芬奇一般在木质材料上,而非在画布上作画。

    

艾尔沃斯的《蒙娜丽莎》。普利策坚信这是达·芬奇的真迹,他变卖了自己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一处高档房产和其他一些财物购得此画。他与妻子去世后,该画又转至某瑞士财团,并成立了专门调查和研究该画的“蒙娜丽莎基金会”


还有一幅《蒙娜丽莎》来自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美术馆。2010年,卢浮宫因备展需要,在运用科技手段对该画进行修复和技术性研究时,发现了其中令人瞩目的不同寻常之处。


卢浮宫使用了斜入射光法和红外反射成像等多种不同技术,结果出乎意料。红外反射成像显示出与达·芬奇的原作高度近似的绘画步骤以及一系列常见的修正痕迹。由此得出结论:普拉多的《蒙娜丽莎》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几乎是同时完成的!画作可能出自达·芬奇的助手或者学徒,他们遵循传统,把复制大师作品作为一种练习。


加密认证将成为趋之若鹜的“圣杯”


普拉多的《蒙娜丽莎》可以算作一件仿品。仿品一般指同时期或稍晚时期的仿作,由多位画家学徒、作坊或者后人以训练为目的的摹写,与专为欺世盗名、牟取巨额财富的赝品需要划清界限。


在当前的艺术品市场上,有冒名波提切利、达·芬奇、伦勃朗、梵高、夏加尔和卡拉瓦乔等艺术大师的种种伪作,在拍卖市场卖出天价,鉴定者需要将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史相结合,才能将这些鱼目混珠者一一揭露。


近年来研发出的一种基于DNA技术的合成生物工程加密标识符,可以有效保护现在及未来的艺术市场,让收藏家、画廊主和拍卖行不再担心自己面对的是赝品。


当一件艺术品被完成或被发现后,这种加密标识符将作为永久性隐藏标记被印在标签或标牌上,然后以零影响的无损方式附着于艺术品之上。标签能够通过各种加密和验证协议与作品互动。这种加密方式非常睿智地选择使用生物工程技术而不是艺术家的DNA,因为这样可以有效保护艺术家个体DNA等隐私安全问题,比如握握手就能获取DNA信息然后植入到伪造的艺术品中。


这种加密的身份鉴定将会成为艺术家和收藏家趋之若鹜的“圣杯”,许多知名艺术家已经对这种新方法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正品保证 优质服务 急速物流 售后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