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Citywalk,with “密”
来源: | 作者:广州国保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4-10-29 | 107 次浏览 | 分享到: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


相信在广东的同学们都在计划着抓住夏天的小尾巴,趁着秋高气爽的天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说起南粤大地的旅游,感受革命文化必不可少,广东各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不仅有烟火气,还藏着不少“密”事。


今天,我们邀您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Citywalk,一起走进广州杨家祠、深圳鸿安酒家、汕头中央红色交通站旧址,探访这里发生的红色往事。


广州:杨家祠——杨匏安旧居


在广东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上的一条巷子里,藏着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广式老祠堂,这便是名为“泗儒书室”的杨家祠。



杨匏安是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为广东共产党组织的诞生作了思想理论准备。他初到广州时,在私立时敏中学担任教务长,同时受邀为《广东中华新报》写专栏,与族叔杨章甫一起“寄居”司后街杨家祠。杨家祠距离越华路(原清代两广总督署)和永汉路(今北京路)咫尺之遥,虽位居闹市中心,却安静且治安良好,是政府雇员和教书先生此类身份的人乐于居住的地方。为什么要“寄居”杨家宗祠?显然不是为了节省生活费那么简单,而是为了保密和安全的需要。他撰写的大量文章都是在杨家祠完成。



1919年5月到同年12月底,杨匏安在《广东中华新报》写了近10万字介绍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文章。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他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分19次发表的《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是华南地区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有力地抵制了当时广东地区盛行的无政府主义,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杨匏安被秘密吸收进广东党组织,成为广东最早的一批党员。杨匏安入党后,他的住处杨家祠就成了党开展活动的秘密据点。身为教师的杨匏安,在杨家祠挂上“国语讲习所”招牌,开办注音字母训练班,掩护党组织活动。当年,大黑板上虽写满了注音字母,但注音的内容却是进步的文章,旁人一般不能轻易了解教课的内容。正是在杨家祠的这一块黑板、三尺讲台上,杨匏安秘密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中共广东支部及中共广东区委建立初期,主要是在杨家祠活动。当时,鼎鼎大名的“管东渠”(广东区谐音)群英荟萃,陈独秀、谭平山、周恩来、陈延年、林伯渠、阮啸仙等经常到杨家祠秘密开会,研究工作。


1931年7月25日凌晨,因叛徒告密,杨匏安在上海公共租借东有恒路被捕。由于杨匏安在国民党内曾任中央常委,蒋介石想从杨匏安处进一步套取共产党的秘密信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哪怕是蒋介石连写两封劝降信、直接打电话到狱中劝他投降,也被他坚定拒绝。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从参加革命开始,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死可以,变节不行!”。1931年8月的一天深夜,国民党在淞沪警备司令部内的荒地上秘密枪杀了时年35岁的杨匏安。



如今,位于繁华的广州越秀区越华路上的杨匏安旧居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在老城古巷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深圳:鸿安酒家


离深圳国贸大厦几街之隔的东门老街,有一栋红白相间的民国建筑,这是深圳博物馆分馆之一——东江抗日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它的前身是鸿安酒家。


鸿安酒家的老板娘何华益,人称“鸿安婆”(客家方言称老板娘为“婆”)。1907年,9岁的她和父亲一起去了美国旧金山,20岁回国在深圳南塘街开了“鸿安酒家”。这幢民国小楼有三层,占地面积 200 多平方米,远近闻名,可谓深圳墟上的旅业龙头。



1938年10月,日寇进犯广东,华南抗战打响。11 月底,新四军军长叶挺在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下,接受国民党委任,来到深圳镇组建东路守备区总指挥部。得知此事后,何华益无条件地将鸿安酒家的一楼和二楼都腾出来供叶挺将军使用,作为总指挥部的司令部和政治部、中共秘密联络点。指挥部撤走后,鸿安酒家仍经常接待爱国志士和回乡抗日的港澳台同胞。期间,何华益不但给各地来的爱国志士提供食宿,还用旅馆的部分收益资助抗日游击队的活动,以创办商会为名奔走港澳为抗战义务筹款。



1939年8月16日,日军占领深圳后,岗田部队也将司令部设在鸿安酒家。何华益利用拥有通行证的便利条件,经常为抗日游击队传递情报。在她的影响下,儿子郑福荣也投身革命,加入东江抗日游击纵队,在郑福荣的带动下,村里先后有10多名青年参加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鸿安酒家改造成为深圳邮电局。1983年5月30日,鸿安酒家作为东江抗日游击队指挥部旧址,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曾经的酒家被修葺一新,作为东江抗日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重新开放。如今,这幢红白相间的小洋楼还保留着80多年前的外貌,屹立在东门老街南庆街13号。


汕头:中央红色交通站旧址


2019年1月,位于汕头市区海平路97号的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陈列馆建成并向公众免费开放,它是广东省首个以隐蔽战线历史为主题的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同年10月,旧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30年代,正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加强党中央与各苏区的沟通联系,打破敌人的反革命“围剿”和经济封锁,中共中央交通局开辟了长江线、北方线、南方线三条最主要的秘密交通线。其中南方线从上海出发,经香港、汕头、大埔进入闽西永定、上杭、长汀,最后到达“红色首都”江西瑞金。


整条南方线中,广东汕头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1930年底,中央交通局副局长陈刚来到汕头镇邦街7号,以中法西药行分号为掩护,建立交通局直属交通站。1931年,为防止意外,中央交通局又派陈彭年、顾玉良、罗贵昆等人在汕头海平路98号以华富电料行为掩护,建立备用交通站。1931年4月,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以后,中法药房停止使用,正式启用华富电料行作为交通站。该交通站所属的南方线绵延3000多公里,是唯一始终未被破坏的交通线,史学界称之为“中央红色交通线”。



对外专营批发代销的电料行,实质以商店名义购买苏区急需的电器材料,并冒着被敌人发现的危险运至中央苏区,用于建造兵工厂、印刷厂等。


护送文件情报和进行干部转移也是当时交通站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人来人往的商埠中,要频繁传递情报不是一件易事,如同演绎现实版的“碟中谍”,交通员有着一套严密的工作规则和方法。例如,汕头交通站只能同所在地的党委东江特委书记一人联系,不准外人住站,经过的干部不带到交通站交接,由交通站派人到约定地点会见,等等。



同时,由于常年在交通线上奔波,交通员们提炼出了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他们有的把文件用密写药水印在字画、手绢或线装书的反面,有时把文件写在衣服上,穿在身上,有时甚至以打麻将作为掩护传递情报,既可以招待来做生意的客人,也可以用麻将声音掩护讨论工作。


汕头交通站累计护送了200多名中共党员进入中央苏区,周恩来、邓小平、陈云、叶剑英、刘伯承等重要领导干部均在护送名单中。汕头交通站始终未被敌人发现,一直运行到红军长征之后,是党在隐蔽战线上的成功典范之一。



如今,这座汕头红色交通站旧址陈列馆,以珍贵的实物和史料,向往来游人述说当年地下工作的惊心动魄。


看完这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保密往事,令人更加钦佩革命年代那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是他们,用自己的血与泪、智慧与汗水,共同筑起守卫我们家国之安的保密长城!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本期编辑:中山大学国家保密学院 林易融

来源:粤保密


广州国保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为国保密32年,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服务于国家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涉密部门,是中央政府及各省市政府采购中标供应商,是党的十五大到二十大会议会务专用保密设备服务商。同时为华为、苹果、迪士尼、阿里巴巴、腾讯等众多500强企业提供高品质保密服务。旗下涉密安全产品:保密柜、保密锁、手机屏蔽柜、档案文件柜、红黑电源、碎纸机等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引领保密行业发展。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请登录官方网站:www.guu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