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ub国保新闻中心

保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剖析与应对

来源: | 作者:广州国保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5-07-23 | 14 次浏览 | 分享到:

保密工作如同守护国家安全、企业利益和个人隐私的坚固盾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保密工作面临着诸多常见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对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严重的损害。


保密意识淡薄

许多人对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保密意识,这是保密工作中最为常见且基础的问题。在一些机关单位,部分工作人员认为自己接触的信息并非核心机密,因而在日常工作中随意谈论、传播工作信息。例如,在非保密场所讨论涉密工作内容,或者将内部文件资料拍照发送到社交群组。


在企业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员工可能为了炫耀或图一时方便,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向外界透露企业的商业计划、客户信息等。据相关调查显示,因员工保密意识淡薄导致的泄密事件占比逐年上升。这种思想上的松懈,使得保密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形同虚设,为信息泄露埋下了隐患。


制度执行不力

尽管大多数单位都制定了完善的保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单位对保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不到位,员工对制度内容不熟悉,不清楚具体的操作规范和要求。例如,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严格的文件借阅和保管制度,但员工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履行借阅手续,导致文件管理混乱。


另一方面,存在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有些员工为了图方便,擅自简化工作流程,违反保密规定。比如,在处理涉密文件时,未按照规定进行加密处理,或者将涉密文件随意放置在非保密场所。制度执行不力,使得保密制度无法发挥应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大大增加了泄密的风险。


涉密文件应存放在保密柜中保管

涉密文件应存放至保密柜中保管


技术防范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泄密手段也日益多样化和隐蔽化,而部分单位的技术防范措施却未能及时跟上。在网络安全方面,一些单位的网络防护能力薄弱,缺乏有效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入侵,导致涉密信息泄露。


红黑电源隔离装置有效防止电磁信号泄密

国保红黑电源为涉密信息系统护航


在存储设备管理上,也存在诸多漏洞。移动存储介质的随意使用,使得数据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输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员工将存有涉密信息的 U 盘在内外网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极易造成信息的泄露。此外,对于新兴技术应用带来的保密风险,如云计算、大数据等,一些单位也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无法保障数据在这些环境下的安全。


人员管理不善

在保密工作中,人员管理是关键环节,但部分单位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人员选拔上,对涉密人员的背景审查不够严格,未能全面了解其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这可能导致一些思想不稳定、责任心不强的人员进入涉密岗位,为保密工作带来潜在风险。


在人员培训方面,缺乏系统、专业的保密知识和技能培训。员工对保密工作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人员离职或调动时,也存在交接不规范的情况,未能及时收回涉密设备和文件,导致涉密信息失控。


监督检查不到位

监督检查是确保保密工作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督检查往往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的问题。一些单位的保密监督检查缺乏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检查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而且,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不及时、不到位,未能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这使得一些保密隐患长期存在,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泄密事件。


来源:保密管理知识


广州国保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为国保密33年,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服务于国家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涉密部门,是中央政府及各省市政府采购中标供应商,是党的十五大到二十大会议会务专用保密设备服务商。同时为华为、苹果、迪士尼、阿里巴巴、腾讯等众多500强企业提供高品质保密服务。旗下涉密安全产品:保密柜、保密锁、手机屏蔽柜档案文件柜、红黑电源、保险保密柜、防磁保密柜、碎纸机等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引领保密行业发展。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请登录官方网站:www.guub.cn